AcFun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5|回复: 7

从经济、政治、文化方面,谈谈为何唐代唐诗为何能繁荣 ...

[复制链接]

1

主题

33

帖子

6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7
发表于 2023-1-13 11:5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引言:

古往今来,文人骚客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于艺术文化的表达方式总有不同。大部分时期,它们以是礼乐的形式,同时也是一种美的象征。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无数瑰宝闪烁在不同时代。五千年的文明中,在历经过的唐宋元明清时期,唐朝无疑是个非常特殊的时代,因为它空前的强大与繁荣。
因此,史学家们也很想了解当时人们的心理状态,其中可考究心境的部分,唐朝以唐诗最具代表,而杰出人物,有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李杜诗篇万口传”这样的佳话,自幼熟读于我们心间。
而唐诗,与其他体系相比,这样剪短又脍炙人口的语句,为何在唐朝时代能够繁荣起来呢?他又对如今的我们有着怎样的意义?
唐代经济制度

作为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国,我们实力最强劲的时代却是追溯到千年前的唐代。那是近三百年历史的大一统国家,而它的强盛具体体现在贞观之治,永徽之治和开元盛世中。
然而,在唐朝达到全盛后又经历了安史之乱衰亡,最后在起义中退居历史舞台。天下一统,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再强大的国家都会经历这一点。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以史为鉴,自立自强,让我们的国家走向繁荣的速度加剧,更为强大才能避免战争。


参照唐朝的历史,与其他史实不同的是,在唐朝留下的诗篇中,很明显地体现了国家变化下百姓生活变化的这个过程。当时的唐朝,是世界上最神秘,也最吸引人的国家。甚至在其他国家的著作中,将中国形容成遍地的黄金与财富。
在当时的唐朝,除了汉族的艺术,其他国家优秀的艺术也可以得到传播,甚至通过此来获得财富。
相比于以往分裂的时代,唐朝空前的繁荣创造了一种社会稳定的基础。而文化,就是要在经济稳定中才能得以传承。
相较之下,战乱频繁的五代十国、魏晋南北朝词曲,虽然据部分史实记载也众多,但由于百姓颠沛流离,所以传承就不那么连贯。因此,唐诗的形成顺应了当时的经济发展,是稳定的生活给了人们创造的平台。
而拥有巨大的经济实力,很大原因是因为当时的经济制度符合民情。
当时国家基于前情,采取修养生息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制度,使战乱频繁的百姓得以喘息。财富自然在这个过程中积累出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思想境界自然也会提高。解决了物质需求后,人们对于美的需求自然也会高涨,因此创作欲望会上升。


唐诗充分表现了这一特点,对仗工整又利于传承,当时的人们总会因为突然的感慨直抒胸臆,最后记录下来。如果生活水平不佳,那么对诗词的追求也会大打折扣。
而除了最直观的生活水平,经济也会间接影响着交通、运输等方面,交往的便利也促进了人们感情的发展,而这最后都以诗歌的形式体现出来。因此我们可以在那些流传下来的唐诗中,见证诗人们对生活的感慨与对故人的怀念。
唐朝的政治制度

国家的稳定为唐诗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唐朝采取兼容并包的政治制度,是由于经历了长时间的战乱,百姓苦不堪言,又因为北方少数民族时不时的征战,形成了不稳定的因素。为了调整国家,唐王朝采取了册封、和亲制度,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周边地带的和平做出推进。
在许多唐诗中我们可以看到文成公主入藏的故事,诗歌中的她为吐蕃带去了汉族大量的工具、制度、礼仪文化等,帮助他们学习先进技术,推动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大力发展。
在此期间,唐朝与吐蕃一直建立友好关系。和平交往这一点,不仅是从中国的诗词,从国外的史实中也可以看出。一个强大却不侵略的国家主动表达友好,这在很多时候是稳定的基础。因此出使唐朝,自然会成为众人追求理想的目标。
而唐朝的疆域幅员辽阔,也是因为它对周边民族和国家采用羁縻政策,所以不少国家与唐王朝建交。
许多外国人对中国古老神秘的想法,都源自当时记载着的唐朝的繁荣与开明。


除此之外,唐代诗歌除了被用来弹唱与记录,还被用于生活口述的方方面面,这有很大原因是科举制度增加了唐诗,也因此文人们对诗歌大力发展,这使得唐诗更快的成为了一种普遍的文化形式。
再加上文禁的松弛,文人们可以自由创作,文风发挥的空间很大,因此人们的创作欲空前高涨,保存下来的佳作也繁多。唐诗极具浪漫的色彩却也含着悲情,从诗歌当中,不少人认为,从李白到杜甫的唐诗成就却也是唐朝由胜转衰的象征。这也是他们二人的诗歌,如今备受研究的一个原因。
我们从唐朝诗歌中可以考究到,战争对国家的打击是无比巨大的,可以让一个原本非常强大的国家变得危机四伏,并且快速崩塌。
安史之乱留下的作品的也的确很多,并且在如今的我们眼里,其中不乏优秀的作品,但大多从歌颂唐朝转到抨击制度。诗词会随着生活水平的下降而变少,但唐诗却以另一种刻画继续繁荣着,且逐渐成为了唐王朝的象征。
或许在当时,唐诗的体现也在为唐朝的衰亡埋下伏笔,可最终却成为了唐的哀歌。而这场持续八年的战乱,由三镇节度使安禄山拥兵自重引起,最后以其自杀结尾。


唐诗早已经成为了唐朝人精神的体现,王朝透露出大厦将倾的颓靡,只需要一个契机就能分崩离析。
总之,由于政治影响,使百姓生活质量下降后,唐诗依旧繁盛,但所体现的内容就不再是赞扬,而是一首首直达人心的亡曲。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唐朝的文化制度

总而言之,唐诗丰富多彩、新颖别致,有极其多变的艺术特点,哪怕是如今也有不少人喜欢运用唐诗的体系。
唐诗独特的美体现在唐朝勇于接受外来文化,并大胆融合。诗人们大胆创新,创造了无数绚丽的瑰宝。统治阶级的大力普及,文人们的争相运用,造就了唐诗的兴盛。而唐诗在排版上有遍于传播的特点,有的字数少,朗朗上口,因此在黄发垂髫间皆可以增相传诵,有利于文化的传播,那么熟悉唐诗接着去学习的人就会越来越多。
从李白的诗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强盛国家的魅力。他受巴蜀文化影响,从小衣食无忧,在宽广的土地上四处游历,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了无数诗篇,是唐朝的浪漫主义诗人,其作多为酒醉时所创,极具想象力与夸张,又含有狂放自信之意。


晚年的李白受安史之乱影响,被捕入狱,流放后病逝。其晚景虽凄凉,但是现在的人们读唐诗还是羡慕他大半生所处的强盛而美好的时期。
而杜甫和李白的诗却有不同,他的诗篇主要体现在揭露统治阶级的腐败和心疼黎明百姓的苦难,然而却寻不到解决的方法只能眼睁睁看着大厦将倾。
因为他所处的时期,恰逢唐朝由盛转衰之境,在他一生中,唐玄宗,唐肃中与唐代宗政权交替,国家处于极不稳定时期,他的诗歌很明显地感觉到了政治不稳定所浮现出来的不安,以及日渐贫穷的财力对百姓的影响,有一种深深的无奈。
与其他的诗篇不同,或许是因为格式对帐的原因,唐诗有一种独特的共情力,可以让我们融入作者与诗中人的心境。
而唐诗这种无与伦比的共情力,恰恰是我们研究唐朝历史的一个重要论据,因此李白的诗篇让我们见证了唐朝的精彩,而杜甫的诗篇则表达了衰败的无奈。而我们都能从历史的齿纹中感受到唐诗的魅力,唐朝的诗人们就更是沉浸其中。唐诗对唐朝人的意义可想而知。


结语:

每一个朝代其文化的体现方式都很有其特点,而唐诗之所以能在唐代繁荣,与其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都有影响,正是因为这样的多变才形成了我们现在看见的——十分有意思的唐诗。文化的魅力就是,让我们能从其中更深刻的与千年前的人们共情,而不只是从难以考究的记载中了解当时的社会民情。
唐诗的魅力至今流传,这从大多数人在过往的历史中都最向往唐朝可以体现,浪漫又有创造力,强大而又向往和平。唐诗传承至今也证明了它的丰富,毕竟我们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国家繁荣强大是我们每一个人心之所愿,而唐诗由赞美转向抨击的变化也叫人哀叹。但不得不说,文人们的确为我们留下了无与伦比的艺术瑰宝,使我们可以探视那个极具强盛时期的国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3

帖子

4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7
发表于 2025-2-26 01:5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必须得顶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5

帖子

5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3
发表于 2025-7-1 18:4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打酱油的人拉,回复下赚取积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0

帖子

5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9
发表于 2025-7-3 15: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边撸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

帖子

6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6
发表于 2025-9-9 12:0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很好,非常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0

帖子

5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9
发表于 2025-9-15 09:26:45 | 显示全部楼层
LZ帖子不给力,勉强给回复下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5

帖子

5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1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鄙视楼下的顶帖没我快,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3

帖子

4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7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报告!别开枪,我就是路过来看看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在线咨询
售前咨询热线
400-123-45678
售后咨询热线
010-12345678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AcFun

GMT+8, 2025-10-12 01:29 , Processed in 0.14360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