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Fun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6|回复: 3

三日柴门拥不开,阶平庭满白皑皑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3-1-17 07:4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日柴门拥不开,阶平庭满白皑皑。
出自唐代柳宗元的《酬王二十舍人雪中见寄》
解释:柴门多日紧闭不开,石阶上铺满了皑皑白雪。



<hr/>《酬王二十舍人雪中见寄》
柳宗元 〔唐代〕
三日柴门拥不开,阶平庭满白皑皑。
今朝蹈作琼瑶迹,为有诗从凤沼来。
<hr/>拼音



<hr/>译文及注释

译文
柴门多日紧闭不开,
门前石阶铺满了白雪皑皑。
如今有人把琼玉般的积雪踏碎,
是友人从京城给我寄了诗来。



<hr/>注释

  • 王二十舍人:即王涯,柳宗元的同年友,时为中书舍人。
  • 琼瑶:美玉,这里指雪。
  • 凤沼:即凤凰沼,属禁苑中沼池,这里代指京城。




<hr/>题记
  柳宗元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贬为永州司马,只是一个“闲员”,几乎断送了政治生命。偏偏祸不单行,到永州不及半年,慈母卢氏病逝,诗人“穷天下之声,不能抒其哀”(《先太大人河东县太君归袱志》),精神上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魏本引樊汝霖曰:“王二十舍人,王涯也,公赴江陵途中寄王二十补阙即其人。涯,公之同年友,至是为中书舍人,以诗来寄。或云王仲舒,非也。仲舒名为中书舍人时,公正在袁州,未几即观察江西,公尚在袁为作《新修滕王阁记》,则此非仲舒明矣”。方成圭《笺正》:《旧史·王涯传》:“涯于元和九年八月拜中书舍人,十年即转工部侍郎”。可知此诗元和九年(814年)冬作。



<hr/>赏析
  诗《酬王二十舍人雪中见寄》不见于《柳河东集》。宋人蔡正孙《诗林广记》中选柳诗五首,其三即此诗,今人考证为柳宗元所作。
  柳宗元初贬永州无以为居,寓居在潇岸四无邻舍的龙兴寺内,公元810年(元和五年)迁居愚溪侧畔,筑室茨草,与农户为邻。他在《田家》诗中描写了周围的环境:“古道绕蒺藜,萦回古城曲。蓼花被堤岸,陂水寒更渌。……行人迷去住,野鸟竟栖宿。”永州地处楚南、五岭北麓,偏僻荒凉。而他居住的愚溪一带更是杂草从生,蓼花披岸,溪水清寒,道无行人。



  诗的前两句写景,描写柳居孤寂清冷的环境:柴门多日紧闭不开、石阶上铺满了皑皑白雪,分不清高底,没有人来访。这两句虽然写的是雪后柳居前的清冷荒凉之景,实际透露出来的却是他人生境遇的寂寞。



  柳宗元是“永贞革新”的重要人物,曾在长安叱咤风云。革新失败后,被贬谪到南蛮之地,昔日政治上的挚友相继被贬,天各一方,不通音讯。来永州不久,与之相依为命的母亲卢氏病故,而朝廷连发四次诏命,规定“八司马”不在宽赦之列,早日复用的希望破灭了。政治上的迫害,人世间的诸多失意,给他难以承受的打击。他这时的心境正如他在《南涧中题》所述:“去国魂以游,怀人泪空垂。孤生易为感,失路少所宜。寂寞竟何事?徘徊只自知。”柴门多日紧闭不开是他内心寂寞的独白,而石阶上铺满的皑皑白雪便是人世间清冷的抒写。



  诗的后两句叙事抒情。诗人说:为何要把琼玉般的白雪踏碎?是因为有朋友从京城给我寄了诗来。欣喜之情跃然诗间。柳宗元自公元805年(永贞元年)被贬永州至公元808年(元和三年),未有故旧大臣给他写信,后虽有些书信来往但也不多。除随行的表弟卢遵、堂弟柳宗直外,几乎没有朋友与之交往。空寂孤寂,怀人泪垂。就在这时,接到了早年朋友王涯寄来的诗,他无比高兴。这一“蹈”字,极传神地描绘出他的欣喜之情。
  前人评价柳宗元诗歌的特点在于语言峻洁,气体明净,善于从幽峭掩抑的意境中表现沉着真挚的感情。此诗的后两句似乎是感情外露了些,其实子厚在这里“以乐景写哀事”,以反衬的手法极含蓄地表现了长期潜伏于内心而永难排遣的寂寞与痛苦,让读者在岭外荒远凄寒的景象中,看到了一位手举故乡远方寄来的诗笺,足蹈琼瑶,双泪空垂的凄美形象;听到了一千几百年前的回荡在他心胸间的悲凉凄楚、愤愤不平的感慨。



<hr/>赏析二
  诗中有画,这是诗人一直努力追求的艺术境界,往往通过画面的描绘,委婉地寄寓着自己的情韵,从而唤起读者的美感,打动读者的心灵。
  这首诗的前两句写柴门紧闭不开,门前的石阶堆满了白雪,非常的寂寞凄凉。诗人将“白皑皑”这一具有严冬特征的典型景物捕捉入诗,既具有客观事物的具体特征,义饱含着特殊的情感色彩,表现了特定的心情。诗人触景生情,会引起相应的心理变化,而这种心理变化,又反过来加浓了景物的感情色彩。所以诗中的“白皑皑”已不是严冬的自然景物,而是诗人主观化了的客观景物,是艰难苦恨的缩影。只有深入地了解诗人的多灾多难,才能体会到他要对自己的感情进行多么强劲的控制,才能够使之更加深化,而用这种貌似平淡、实极沉哀的语言表达出来。后两句写诗人在亲朋无一字、同僚不登门的时日里,突然收到至交王二十舍人从京城寄来的诗章,自然欣喜若狂,一个“蹈”字,写尽了万千情意。



  全诗景与情相互交融,意与境彼此渗透,从而达到了思想与形象的和谐统一。诗中并没有写政治上的挫折和生活道路上的坎坷不平,也没有写横遭厄运内心郁结不舒之愤,但在字里行间却能看到他的不幸际遇,又仿佛听见他悲切的呼号。所有这些,全以含蓄之笔出之,极尽低回吞吐之能事,平常之景和朴素之情,玩之若浅近,索之愈深远。只要回环含咀,便令人荡气回肠而不能自已。



<hr/>名家点评
清·程学恂《韩诗臆说》:此却是唐格。
<hr/>作品争议
此诗到底是韩愈诗还是柳宗元诗,至今无定论。《诗林广记》《柳宗元研究》等将此诗录为柳宗元诗 。《全唐诗》《韩昌黎集》等将此诗录为韩愈诗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8

帖子

5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7
发表于 2025-2-26 02:3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发呆,回回帖,工作结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8

帖子

5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7
发表于 2025-7-11 22:5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手云集 果断围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6

帖子

5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1
发表于 2025-9-19 12:3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在线咨询
售前咨询热线
400-123-45678
售后咨询热线
010-12345678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AcFun

GMT+8, 2025-10-13 04:52 , Processed in 0.10127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